不少女性朋友在懷孕前雖然身體健康,但在懷孕後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。也有些在孕前就已經有了健康問題。在懷孕期間,準媽媽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比之前更加容易患上某一些疾病。因此,準媽媽們可以瞭解一些疾病的相關知識,提前做好預防工作,避免患上疾病給自己造成不適,也影響寶寶在子宮裏的正常生長髮育。那麼在女性懷孕期間,常常會出現哪些疾病呢?我們又該如何預防這些疾病呢?
1.貧血
貧血在女性懷孕期間比較容易出現,是由於對鐵的攝入量不足導致的,還有就是挑食等不良習慣也會導致貧血。輕度的貧血對於胎兒來説,會造成發育緩慢,對於孕婦來説,長期的貧血會導致腦供血不足,容易頭暈,甚至昏迷。
因此,在孕期孕婦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:
預防貧血首先要從飲食入手,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,如:豬血、蛋類、牛肉、豆製品等等。注意也要飲食均衡。
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,孕婦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來補充維生素c,如:橘子、番茄等。
如果通過食補也無法緩解貧血的狀況,孕婦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,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關的補鐵藥物。
2.痔瘡
痔瘡是懷孕期間高發疾病,由於腹部壓力增加,孕婦在如廁時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,從而引發痔瘡。預防和治療痔瘡要做到:
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,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做到定時排便。每次大便儘量不超過十分鐘。
温水坐浴可以緩解痔瘡的疼痛。
每天鍛鍊,可以改善和緩解痔瘡症狀。
3.心理健康
在孕期的女性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,一些心理承受能力或適應能力較低的孕婦在孕期容易感到沮喪,情緒低落,出現短暫的抑鬱現象,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,嚴重危害媽媽和寶寶的健康。因此,要時刻關注孕婦的表現,長時間出現情緒低落時應去醫院,請相關專業醫生進行檢查或治療。
4.妊娠糖尿病
預防妊娠糖尿病十分重要,可以通過合理飲食、適當運動來控制。在孕期時患上的糖尿病分娩之後大多數都會逐漸消失,但也不容忽視,要配合醫生治療控制。
只要孕婦在懷孕期間注意產檢,以及自身的生活習慣,對於預防一些疾病是沒問題的,另外,孕婦在孕期一定不能隨便用藥,以免造成胎兒畸形或發育不全,更嚴重的會導致流產,孕婦發現自身不舒服時應去醫院檢查。